银行存款证明-百科知识

修辞手法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1-28 09:50:45

1、比喻。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分类: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作用: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把道理阐述地通俗易懂,使语言形象化。

2、拟人。定义: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作用: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定义: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分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4、排比。定义: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用于说理时,论点阐述得更严密透彻;用于抒情时,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5、设问。定义:自问自答。作用: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能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6、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作用:增强语气,发人深省,增强读者的印象,增强气势和说服力。

7、反复。定义:为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分类:反复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说理文和记叙文中,能起到加强论点,分清条理的作用。

8、对偶。定义:把结构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着醒目,读着顺口。便于记忆和传诵。

上一篇:世界禁毒日的由来简介

下一篇:虎背熊腰什么意思

其他文章

  • 安心是什么意思
  • BCI是什么组织
  • 电脑屏幕键盘怎么打开
  • 哀郢原文及翻译
  • 成熟微信名男励志
  • 刘亦菲穿比基尼图曝光刘亦菲全心投入恋情奋不顾身
  • 切糕是什么梗
  • 四年级好词好句大全摘抄
  • 加拿大人口2019总人数
  • 转弯让直行三让原则
  •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谁
  • 男生寸头不适合什么脸型这3种要远离
  • lpddr4x什么意思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电脑怎么打印图片清晰
  • 水熊虫寿命有多少年
  • 宋词特点
  • 养小鬼什么意思
  • 安吉白茶保质期一般多久
  • 《凶手还未睡》即将上映林家栋狂虐文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