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除斥期间的概念是什么?

除斥期间的概念是什么?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在民法上,因时间的经过而影响权利的存续或行使的,主要有消灭时效(中国称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关于诉讼时效,而关于除斥期间,立法规定就相对较为分散了,加之其与诉讼时效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司法实践中人们常常将除斥期间误认为是诉讼时效,而实际上,两者在立法宗旨、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续的期间,债权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可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

除斥期间(德Ausschlussfristen),是指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确定的某种权利预定的存续期间,该期间届满,则权利当然消灭,故又称为权利预定存续期间,即预定期间。除斥期间是学理名词而非法典名词,在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中,尚无除斥期间或预定期间的专门用语。

1、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这些形成权(有学者认为,除斥期间也适用于支配权和请求权,如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的期间就是除斥期间)。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所谓除斥期间,是指法定的权利固定存续期间,权利人在该期间不行使权利,该期间经过后即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除斥期间为固定的不变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问题。因而,权利人如欲保全自己的权利,就必须在除斥期间内行使权利,否则,该期间经过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本身便发生消灭。

除斥期具体的规定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法条来进行规定,我国在《民法典》之中没有明确限制除斥期的时长。而除斥期间的时长一般是根据特别的法条之中会单独进行明示出来。例如针对于继承权和合同之中的一些权利,都会在法条之中体现出来。

相关文章

  • 会计学专业还值得报考吗知乎?
  • 建筑装饰行业代码是什么?
  • 建行纸黄金价格怎么样?
  • 初级会计兴趣班哪个好学一点?
  • 实务中级会计利率是多少?
  • 伦敦金开户要美金吗多少钱?
  • 中级会计市直和省直哪个好考?
  • 会计师事务所是金融企业吗知乎?
  • 江铃汽车有哪些车型?
  • 典当行是金融机构吗?
  • 基金份额折算是什么意思,基金份额折算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出现
  •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年收入12万元以上须申报
  • 社保卡当银行卡使用好吗?社保卡当银行卡的弊端
  • 如何在手机上查社保余额如何查询个人社保编号?5种方法全在这儿啦!
  • 银行又出事了,存款“不见了”! 银行理财6条潜规则,别看吃大亏!
  • 寿险激活卡激活仅需六步
  • 近期发布2019年各大银行最新存款利率表,让存钱利息更高!
  • 在郑州买房贷款攻略(全面介绍贷款流程和注意事项)
  • 淘宝客服介入解决问题怎么办?如何申请??
  • 网上小额信用贷款网站,小额信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