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行政不作为属于什么行政行为?

一、行政不作为属于什么行政行为?

行政不作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二、行政不作为的含义

首先,行政不作为违法必须以行政主体具有法定义务为前提。这种法定义务是法律上的行政作为义务,不是其他义务。行政作为的义务来源于法律的明确规定,根据中国的行政组织法,各行政机关都有法定职责,同时,也有要求行政机关的履行法定职责时遵守法定程序的义务。在实体上的行政义务,主要是要求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应尽到保护的职责;在程序上的义务,由于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台,行政程序的法定义务主要散见于各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及行政规章中,如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的表明身份的义务,告知的义务,听取申辩和陈述的义务等。

其次,行政不作为违法以行政主体没有履行法定作为义务为必要条件。行政主体的不履行法定义务表现为,行政主体没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迟延办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临人身权、财产权遭受侵害时,具有相应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予以拒绝或不予答复。再如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方提出的保护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申请明确表示不履行或虽然未明确表示不履行但超过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体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却故意未履行、延迟履行。

对于行政不作为的认定,一般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公民的相关行政事项时,存在拖拉或者不及时履行行政机关的职责的情况,对于相关情况的认定应当基于实际的行政不作为事项来处理,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来进行合法的认定。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相关文章

  • 会计中级哪本书最好用啊?
  • 慢牛行情能做短线吗为什么?
  • 通光线缆股票好买吗?
  • 工程建设的会计准则是什么?
  • 基金200008适合买吗?
  • 专科会计专业课程怎么填写才正确?
  • 基金100022好不好?
  • 会计分录有几种费用科目?
  • 学会计的最怕什么职业?
  • 通威股价上涨吗?
  • 当前农行存款利率是多少(农行最新利率一览表)
  • 汇总《天津纳税申报流程》天津国税申报流程
  • 银行信用卡常见的11种取现技巧汇总!
  • 企业所得税滞纳金怎么计算?企业按时缴纳税款的计算方法
  • 中国队数学竞赛“全军覆没”上热搜,因为不学奥数?领队回应了
  • 唐山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攻略(几步轻松拿到低利率贷款)
  • 浦发银行个人网上银行怎么登录,浦发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登录
  • 日本政府:比特币尚未被证明是一种可信吗?(图)
  •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一览 公积金贷款年利率是多少?
  • 年薪多少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