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3%,资产质量整体向好。在2020年和2021年,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62.0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58.2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8万亿元。

分银行类型看,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国有大行、股份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37%,环比2021年三季度末分别下降6基点、3基点;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和3.63%,均较2021年三季度末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上市中小银行发布的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资产质量总体向好,不良贷款率维持在低位或环比上季度末有所下降。

展望2022年,专家认为,不良资产仍有反弹压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此前监管部门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至2021年年底,考虑到时滞性影响,预计信用风险管理压力会在2022年释放,小微企业层面不排除出现风险因素的可能。另外,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回表,部分非标产品存在风险点,或会对银行业整体不良率造成影响。

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也得益于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加大。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已是连续两年突破3万亿元。2017年至2021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为守住行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了重要保障。

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对此专家认为,当前银行核销不良资产的方式呈现“多点开花”态势,除了传统的核销、清收等,批量转让、定增“搭售”不良等新渠道也获得广泛使用。

此外,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已满一年。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未来试点范围有较大可能扩大。从当前银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在市场地位、业务规模、内控管理等方面均处于市场前列,甚至优于少数股份制银行,纳入试点有利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化解银行业不良。同时,由于城农商行的业务地域集中度更高,纳入试点更有利于降低其系统内的风险水平。

相关文章

  • 什么叫沪股通和深股通?
  • 意外伤害是什么?
  • 圆通速递收费标准是什么?
  • 同比下降百分比怎么算?
  • 个税专项扣除申报完全指南,教你轻松操作!
  • 天天基金活期宝快速取现为何要保留0.01份?
  • 等额本息提前还款利息怎么算?
  • TMT行业是什么意思?
  • 大额贷款有哪些平台?这五个平台满足你的需求
  • 新橙分期放款多久到账?平均下款时间出炉!
  • 重庆农商行什么时候上市的? 有哪些发展经历和荣誉?
  • 能看黄金的软件哪个好用_推荐最好用的黄金软件
  • 股东权益包括哪些部分,股东权益包括哪些部分组成
  • 邯郸如何缴纳养老保险?详细了解一下
  • 易借速贷易借速贷是正规持牌金融机构旗下正规
  • 新股中国海油730938申购价值怎么和行情分析
  • 申请信用卡,个人收入证明范本
  • 泰安银行发生抢劫案,警方:歹徒手持武器劫持人质,被击毙!
  • 想创业怎么贷款?教你申请创业贷款的步骤和方法
  • 中小企业贷款有哪些渠道(中小企业贷款在哪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