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熔断?
股票熔断是什么意思?
股票熔断是指出现异常波动时,为防止股市过度波动而暂停交易的措施。在中国,股票熔断制度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规定,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每日涨跌幅度达到5%时,将暂停当日所有股票交易。如果在交易暂停市场重开后15分钟内仍然无法恢复正常交易,则一直处于停牌状态直至下一个交易日。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股票熔断?
股票熔断是在股市异常剧烈波动时才会出现的,具体的触发条件是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日涨跌幅达到5%。此时股票市场可能出现恐慌性的抛售和购买,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相关部门可以采取股票熔断措施。
股票熔断对于股市有何影响?
股票熔断在短期内会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冲击,因为股票熔断能够迅速缓解股市的异常波动,但是同时也会产生暂停交易的影响,导致交易量下降,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压力。同时,股票熔断使得机构投资者难以进行有效的对冲操作,留下的时间相对较短,也会导致交易者更加介意停牌时机选择的准确性,甚至有因停牌错过交易机会的可能。
股票熔断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股票熔断对投资者来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熔断触发时可以暂停交易,从而避免投资者因大幅波动失去资产。但是,熔断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具有影响的。首先,熔断容易导致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很多投资者也会面临可能损失,同时,熔断期间无法买入卖出,也会给短线投资者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