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哄抬价格什么意思 哄抬价格属于违法行为吗

哄抬价格什么意思

哄抬价格行为是一种故意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尤其是在商品供不应求时,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可能会引起商品价格过高上涨,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引起消费者恐慌,形成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

哄抬价格属于违法行为吗

哄抬物价是犯法行为。经营者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行为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哄抬价格认定标准

一、经营者有以下情形之一,推动或者可能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认定构成《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一项规定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1、捏造、散布生产、进货成本信息的;

2、捏造、散布货源紧张或者市场需求激增信息的;

3、捏造、散布其他经营者已经或者准备提价信息的;

4、散布捏造的涨价信息的;

5、散布的信息虽不属于捏造信息,但使用“严重缺货”“即将全面提价”“涨价潮”等紧迫性用语或者诱导性用语,推高价格预期的;

6、散布信息,诱导其他经营者提高价格的;

7、捏造、散布可能推高商品价格预期的其他信息的。

二、经营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认定构成《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二项规定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1、生产环节经营者,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将已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经市场监管部门告诫仍继续囤积的;

2、生产环节经营者,除生产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原材料,经市场监管部门告诫仍继续囤积的;

3、流通环节经营者,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将商品对外销售,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经市场监管部门告诫仍继续囤积的。

经营者存在前款规定情形,但能够证明其行为属于按照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进行物资储备或者调拨的,不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通过公告、会议、约谈、书面提醒等形式,公开告诫不得囤积的,视为已依法履行告诫程序,可以不再单独告诫。

三、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认定构成《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1、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强制搭售商品,变相提高商品价格的;

2、未提高商品价格,但不合理大幅度提高运输费用或者收取其他费用的;

3、在成本未明显增加时大幅度提高商品价格,或者成本虽有增加但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的;

4、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公积金贷款买房流程及注意事项 公积金贷款买房需要注意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 股票补跌是什么意思,股票补涨补跌是什么意思
  • 四川成都:7批次皮鞋甲醛超标
  • 福利真正可以借钱的APP有哪些? 2022年真正能借到钱的5个网贷平台
  • 官方数据2022年GDP超2万亿城市增至7个
  • 中山贷款攻略5个必备方法,让你秒批贷款
  • 如何看待字节跳动副总裁吐槽了腾讯事实没调查清楚就启用公检法手段?
  • 买房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 上海二套房首付比例50% 上海二手房首付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