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劳动合同计时工资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计时工资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A、 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B、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二、具体情况

1、根据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属政府法规),选择工时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2、六十五条,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须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3、六十六条,对于那些在市场竟争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的部分职工,经劳动行政部门严格审批后,可以参照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办法实施,但用人单位应采取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4、六十七条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5、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还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6、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

我国法律上对计时工资的相关标准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存在异议的,可以用人单位在对计时工资的处理上不能认定的,则还需要结合实际来进行合法的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具体情况应当协商来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关于【炒外汇是什么意思】四大行炒外汇业务介绍
  • 平安银行信用卡申请进度如何查询,怎么查询平安银行信用卡申请进度
  • 国际油价10天内三次跌超6%,国内汽油价格下次调整能够跌多少?
  • 今日余额宝最新收益率查询(2021年9月30号)
  • 房子购买贷款利率全介绍(如何找到最优惠的利率和贷款方式)
  • 个人年薪12万在杭州处于什么水平?
  • 中国银行企业网上银行账户管理功能介绍
  • 如果5万元存三年,邮政银行和农商行的利息是多少?
  • 工行个人信用贷款如何办理(工行信用贷款怎么办理)
  • 阜新银行在哪个城市有网点_查询阜新银行的网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