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员工获得的提成是工资吗?

一、员工获得的提成是工资吗?

提成也是工资的一部分。提成工资制即将企业盈利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分成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实行提成制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提成指标,一般是按照业务量或销售额提成,即多卖多得。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二、工资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1、中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2、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3、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三、单位如果拖欠工资员工怎么维权?

1、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并无强制执行力。

2、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其主持调解。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般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可相对中立的协助双方化解矛盾,也有利于减少双方诉累。因此,当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可先考虑此种方式。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但该协议也无强制执行力。

3、在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经协商仍无效时,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与上述方式不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即在依靠上述几种方式均无法要回工资时,下一步必经劳动仲裁。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此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裁终局的。

4、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之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劳动者如果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比如没要到工资,或者工资给的少,是有一次救济途径的,即可通过诉讼形式补救一次。而用人单位仅能在具备法定情形时,才能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此项规定体现出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员工在工作期间获得的提成也是属于工资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一般来说提成是随着工资中其他的各部分一同进行发放的。如果单位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计算提成或者是没有足额的及时向员工进行发放的,属于构成了违约的行为,单位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

相关文章

  • 法兴银行是哪个国家的?
  • 会计学专接本自学难吗?
  • 顺丰股票价格?
  • 信贷员如何寻找大客户销售渠道?
  • 废铁价格走势?
  • 会计师刁难财务怎么处理的?
  • 年休假工资会计核算吗?
  • 华尔街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哪家?
  • 四川有哪些投资项目?
  • 办理房贷流水要几个月?
  • 网上贷款如何还款(多种还款方式让你轻松应对)
  • 生活服务业“营改增”后税率是多少?
  • 建设银行信用卡还款有几种方式,建设银行信用卡怎么还款方式
  • 正式发布【中国工商银行】2022虎年纪念币预约公告,预约入口!
  • 人身意外险有哪些_了解常见的人身意外险种类
  • 股票融券余额比融资额大好吗 ,股票融资融券余额多好还是少好
  • 立即生效的意外险有哪些_简述立即生效的意外险种类
  • 哪个车零首付_零首付购车攻略
  • 什么原因导致欧美股市集体大跌?
  • 多家国有大行下调个人存款利率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