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计算方式?

当职工工资高于国家规定的税收起征点的时候就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个人所得税。很多人对于个人说的税的税率并不是很清楚,不知道为什么要按如此的税率进行收税,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计算方式?

(一)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新个税法规定,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到5000/每月,计算方法为:工资薪金所得减除五千元以及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对应的税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后,应征税的税率标准也相对提高了。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外币在哪个银行可以兑换_指南:外币兑换银行推荐
  • 信用卡怎样办理比较方便初次信用卡办理条件是什么
  • 官方数据个人消费贷款计算
  • 商业地产投资有什么技巧投资怎么样(二)
  • 工商银行信用卡年费怎么收?
  • 想要申请淘宝退货退款,到底应该怎么退呢??
  • 命案必破!张玉环案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
  • 个人按揭房怎么抵押贷款_抵押贷款的步骤及流程
  • 头盔龙头股一览!这三只头盔股推荐收藏
  • 企业车抵押贷款攻略(详解企业车辆抵押贷款流程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