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法院诉前调解的程序是什么?

一、法院诉前调解的程序是什么?

诉前调解需要提交的材料:

原告应提交起诉状正本及副本;

提供证据清单及证据的原件、复印件;

当事人应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当事人为自然人,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供特别授权委托书及本人、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特别授权委托书注明具体权限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代为和解,接受调解,代为申请撤诉,签收法律文书等;

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并提供对方当事人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及电话号码)。

其他所需的诉讼材料。

诉前调解流程:

起诉-------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 ------法院安排诉前调解------调解员主持调解(不超过20天)

调解成功------当事人不起诉,法院不立案并退还起诉材料

当事人和解撤诉,不需要出具文书,法院立案按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

调解组织出具调解协议书,法院立案按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

法院立案并出具民事调解书

调解不成功------------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二、我国现行民事诉前调解制度调解模式

(一)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模式

即在法院内部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主要由退休法官、检察官及其他具有调解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非法律工作者参与调解,对起诉到法院、符合诉前调解的案件由立案庭将案件移送到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由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可由双方当事人到立案庭申请进行司法协议确认,赋予调解协议书强制效力。

(二)委托其他组织进行调解模式

对涉及特定领域、相关行业的纠纷可将符合该范围的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后移送相关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如涉及劳动争议、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案件可将其移送至劳动保障部门、(医患调解委员会)等相关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充分发挥他们熟悉专业领域知识且贴近群众、具有一定威望等优势,实现纠纷的化解。

(三)法院法官自行调解模式

对起诉到法院、符合诉前调解的案件,由法院立案庭的诉前调解中心对诉前调解工作进行协调、组织,首先对案件进行预登记,再根据案件性质将案件移送给相应庭室的法官进行调解工作,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则及时进行立案,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则可采用速裁的方式进行立案后及时出具调解书,将效率与公正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我国的调解的方式是我国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此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应当十分注意相关的民事诉讼的规定,尤其是涉及到自身的利益的保护的时候。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交通银行信用卡快捷支付如何操作,交通银行信用卡怎么开通快捷支付
  • 一下了解一下芝麻550分可以贷款的口子有哪些?
  • 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有更好的帮助?的相关知识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K线理论_股票投资必备基础知识
  • 收房验房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收房验房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 中信哪个信用卡有积分_了解中信信用卡积分政策
  • 行为经济学里的损失厌恶就是颠扑不破该怎么理解?
  • 如何开通(香港银行账户)港户一卡通买美股买港股?
  • 信用卡还款告别“全额计息”
  • 招行汽车贷款利率项目年利率利率利率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