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规定是什么?

一、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规定是什么?

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规定是并不属于父母范围之内的一个其他的人员,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定监护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二、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是他的父母吗?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一般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

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时,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如果被监护人是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现实生活当中,对于很多的年幼的孩子来说的话,他们认为父母对自己来进行一个抚养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他们确实是不具有这样的一种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所以需要由他人来进行一个监护,在这样的监护之下,才能够健康完整的生活下去。

相关文章

  • 基金发行总量怎么看?
  • 17年会计准则改变了吗?
  • 股份公司如何筹集资金?
  • 回扣计入会计科目有哪些?
  • 养殖业的利润比例是多少?
  • 开的退票费会计科目是什么?
  • 如何避免投资死亡?
  • 中证军工指数的基金是什么?
  • 办理异地医保需要什么材料?
  • 学会计怎样样就业比较好?
  • 山西饭店过寿老人下跪,难道老人真的有错吗?
  • 如何计算股票除权(如何计算除权价格)
  • 新单位如何转移养老保险_关于转移养老保险的操作流程
  • 抵押房子贷款能贷多少,房屋抵押贷款最长可以贷几年
  • 贷款担保人要承担什么,贷款担保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 多家国有大行下调个人存款利率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
  • 一个女生找你借钱是什么意思?教你分析借不借
  • 中国第一网红是谁?2018中国网红排名排行榜名单
  • 海南省地税局“海南地税”微信公众号开通“零申报、个人所得税纳税查询”等实用
  • 个人信用贷款要什么条件(个人信用 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