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熔断是什么?
什么是股票熔断?
股票熔断是一种市场保护措施,原意是在股市出现过度波动时,通过暂停交易的方式来平息投资者的恐慌情绪,防止大规模的恐慌性抛售,从而保护市场稳定。在中国股市,股票熔断机制的设立是于2016年开展的。
股票熔断的目的是什么?
股票熔断的目的在于通过暂停市场交易,防止出现过度的价格波动和市场情绪失控,从而保护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在股市出现重大事件或者非理性市场波动时,股票熔断机制的引入能够缓和市场情绪,减少恐慌情绪,避免投资者的大规模抛售,从而防止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保护市场稳定。
股票熔断的执行条件是什么?
股票熔断机制的执行条件包括:上证综指日跌幅达到7%、13%、20%;深证成指日跌幅达到5%、7%、10%。当股票市场出现以上日跌幅时,股票熔断机制将被触发,暂停市场交易时间将分别设定为15、30、60分钟;如果在连续停牌时间内仍然出现以上跌幅,则停牌时间将延长至收盘。
股票熔断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股票熔断机制的引入对投资者有以下影响:
- 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熔断机制减少非理性抛售、避免损失。
- 股票熔断机制能够减少市场波动性,提高市场稳定性。
- 股票熔断机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的交易订单不能及时执行,从而影响交易效率。
股票熔断机制在其他国家也有吗?
股票熔断机制在其他国家也存在,例如美国股市于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和2010年的“闪崩”时期就曾采取股票熔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