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信贷资金亟须有的放矢

进入201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盘活存量与优化增量仍是监管层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

央行日前公布了《2013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201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在保持了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的情况下,近期信贷结构在如拓宽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适时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等政策的作用下有了进一步改善,体现了对“三农”、小微企业和中西部有“保”,对产能过剩行业有“压”的意图。

9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6%,相比大型和中型企业来说,分别高出2.2个和3.4个百分点;“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了4个百分点。一位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在当前资金成本上升,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银行向“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动力增加是必然趋势,且贷款门槛也略有放松。同时,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也一直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倾斜,金融对其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而“压”则体现在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严控。从数据上看,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增速较低。9月末,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仍处于个位数水平。

经过上一季度的银行流动性危机后,调整信贷结构已成为中国各家银行的头等大事。标准普尔在刚刚发布的《中国50大银行》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一些行业遭遇日益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最近一次信贷热潮蕴含的风险正浮出水面。不只是标普一家机构,国内外诸多机构和学者在最近都对中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所蕴含的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提出警示。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已经开始在盘活信贷存量和优化增量上下功夫。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表明,央行正持续引导信贷资源流向目前资金紧张的小微企业与“三农”,让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使信贷资金有的放矢。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也能有效规避银行业信贷风险。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与金融改革相辅相成、互为动因。将信贷资金更多引向实体经济这一举动,不仅仅改善了金融业的健康,同时也让实体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使整体经济状况近期出现稳中向好态势,而这种趋势反过来将成为推进金融改革的坚实基础。当下,中国金融业目前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专家分析,有了回暖的实体经济作保障,存款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会稳妥、有序地进行,这些改革措施将来会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央行还表示,下阶段将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适度增长,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同时,继续通过改革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社保卡分几种有什么不一样?使用功能是什么?
  • 九卦 多家大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 中小银行开始跟进!
  •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
  • 哈尔滨怎么能申请到贷款?
  • 如何使用支付宝还助学贷款(如何使用支付宝还助学贷款的钱)
  • 泰安银行发生抢劫案,警方:歹徒手持武器劫持人质,被击毙!
  • 银行存款利率如何计算_计算公式
  • 基金赎回需要多少天_基金赎回时间
  • 美股实行什么样的ipo制度?也是注册制吗?
  • 国内养老保险如何转移?详细步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