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房贷到底贷多少合适呢?

很多人买房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买房贷款多少比较合适?真的是付最低首付吗?贷款还有利息,真的划算吗?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说一下这些问题,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1、贷款到底贷多少最合适?

在办理住房贷款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能待多少贷多少,另一个则是尽量少贷。事实上,这两种操作都是不可取的,都是特别缺乏理性的行为。

最正确的方式:根据自身和家庭的资产情况,以及房贷承受能力来考虑。所以,这就需要你在贷款前,要对财务、信用等各方面做出准确的评估。

比如:自身财务状况良好,有较大的一笔存款,但是房贷承受能力稍弱,又没有靠谱的理财投资渠道,就可以适当的选择少贷,这样承受的利息相对会少一些。

如果,手头的资金有限,但是收入比较高,有懂得投资。这样就比较适合尽可能多贷款,只要在房贷能承受的范围内,都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出现。

2、具体而言,月供多少最合适呢?

50%是最高警戒线

首先,银行为了控制风险,本身就会根据借款人的收入限定最高贷款额度,一般是要求借款人房贷月供不能超过月收入的50%。

30%是舒适线

其次,对于借款人而言,贷款越多,要承担的月供肯定就越多,这样压力也就越大。为了保证未来的生活舒适度,理论上是房贷月供占收入的比例越低越好。30%,是一个比较舒适的比例。

对于工资收入不错的单身购房者,没有什么家庭压力,未来的升职加薪潜力比较大。可以适当考虑将房贷月供制定的高一点,反而还有助于给自身一些压力,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将来收入越来越高,房贷月供的占比也就越来越小了。

对于已经成家有小孩的购房者,就需要更多的考虑到家庭的日常支出、孩子的抚养教育支出两个大的方面,甚至还可能包括赡养父母方面。根据实际消费情况,减少房贷月供在收入中的占比,有助于保证生活舒适度。

3、房贷首付最低是多少?

贷款买房首付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今的房价对有些家庭来说贷款买房首付也是问题,所以我们在贷款买房前一定要对首付款做一个大概的估计,要明白目前的房贷政策。

现在很多城市都是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最低为30%,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最低是50%,各地政策执行也有所差异,所以在决定贷款买房前要对首付政策做个整体的了解,然后根据所买房产的面积、单价对首付款做大概估计,然后根据经济情况决定首付比例,申请贷款时就避免因为不了解浪费时间。

4、申请房贷需要满足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在贷款银行所在地有固定住所、有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证明、年龄在65周岁(含)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②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③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无不良信用记录

>>④能提供银行认可的合法、有效、可靠的担保

>>⑤有明确的贷款用途,且贷款用途符合相关规定

>>⑥在银行开立个人结算账户

>>⑦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5、购房者贷款业务需要准备的资料:

>>①公积金贷款: 贷款人以及配偶、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借款人(夫妻)银行卡;购房合同或协议。

>>②组合贷款: 贷款人以及配偶、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借款人(夫妻)银行卡;借款人以及共同借款人职业收入证明;购房合同或协议。

>>③商业贷款: 贷款人以及配偶、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借款人以及共同借款人职业收入证明;购房合同或协议。

6、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多少?

银行对于商业贷款买房的比例最高可达房产的70%,但不一定都能贷到这么高,银行会根据贷款人提供的资料、财产证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做判定,所以申请贷款买房前要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申请适合自己的额度,一是避免资金过多造成浪费,二是避免资金不足满足不了购房需求。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个人所得税退税有什么条件
  • 油价或迎年内第五涨,即将进入7元时代,你对此怎么看?
  • 五部门:学校不得强制或暗示购买指定资料
  • 如何看待微信支付被诉侵权?
  • 陕西一初中女生遭校园暴力 5分钟被连打带踹56次
  •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网银客户证书到期更换服务一更新证书流程
  • 夫妻离婚后的房子怎么分配 夫妻双方离婚后的房子如何分配
  • 公积金贷款怎么计算方法(详解公积金贷款的计算方法)
  • 各大银行调整存款利率
  • 广发信用卡的积分怎么兑换,广发信用卡的积分怎么兑换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