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如何在互联网金融中捞金

如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花样百出,但并不是每一款产品都能被投资者所熟知,当危险程度不同的投资品与自身的风险承受水平产生错配,就很容易产生“一招走错全盘皆输”的可能。

因此,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学会辨别互联网金融琳琅满目的各类理财产品,挑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进行投资非常重要。

首先要清楚,你到底选择了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很多人都知道余额宝是一款安全性极高的理财产品,但是如果你以为它和银行存款可以完全划上等号,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在互联网金融1.0时代,理财产品的结构相对单一简单,互联网金融机构纷纷以货币基金作为突破口,各种“宝宝类”产品应运而生。这里的典型代表就是余额宝、理财通、平安盈、百度百赚等,它们所对接的基金产品分别是天弘增利宝、华夏财富宝、南方现金增利和华夏现金增利货币,可以说,宝宝军团的实质就是货币型市场基金,你去买余额宝,和你直接购买天弘增利宝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理财本来就不是新生事物,很多投资者在余额宝出现之前就已经在按期购买合适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的出现只不过是让这一投资理念得以普及而已。

货币基金:用99%的安全性对赌高于银行活期存款10余倍的收益率

既然购买的终端产品是货币基金,那么作为投资者,就应该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是不是会稳赚不赔,有没有可能出现风险。

货币型市场基金是专门投向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的开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具有“准储蓄”的特征。由于投资标的本身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数和稳定收益的品种,所以对于很多希望回避证券市场风险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货币基金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而国内大部分货币基金都高比例地配置了银行间协议存款,这使得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一度高于银行活期存款10余倍。

另外,较好的流动性令货币基金看起来更加诱人,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自掏腰包”的垫资行为,令绝大多数理财产品实现了T+0。对于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来讲,几乎可以实现理财资金的随取随用,这一点绝非寻常银行理财能够相提并论,简直可以直接媲美银行活期存款。

通俗的解释互联网金融1.0时代的理财产品,就是以活期存款的形式,拿着略高于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一时期的宝类产品可以成为银行存款的绝佳替代品。

但是,低风险并不代表没风险,收益并不代表利息。从货币基金的历史来看,鹏华货币基金由就曾在2005年出现过亏损;2006年,泰达荷银货币基金和易方达货币基金也曾相继出现过负收益;而从国外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货币市场基金主要储备基金也曾跌破1美元面值。由此可见,货币基金也有亏损的可能,宝宝类产品均无法承诺保本。

尽管这类风险出现的几率非常小,但毕竟还是存在。作为投资者,当你看见某机构某款货币基金产品打着“年化收益率是活期存款利率XX倍”旗号的时候,请看清这类产品背后可能蕴藏的风险。记住,你买的不是银行活期存款,它也永远不可能等同于银行存款,万一哪天某宝出了什么意外,请做好自行担任一切后果的心理准备。

股票债券纷纷亮相“私人定制”时代:玩的就是心跳

当互联网金融逐渐迈进2.0时代,理财产品已经不局限于货币基金,琳琅满目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甚至保险产品相继登场。这也是互联网金融逐步渡过“野蛮生长”时期,越发趋于理性的表现。

近日,两大互联网电商巨头阿里和京东就不约而同推出两款“宝宝”升级产品,其中由阿里巴巴与新华基金联手打造的新华阿里一号保本混合基金已于近日发行,而后来者京东也紧接着推出了以定期支付为卖点的基金产品—国泰安康养老定期支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在这一阶段中,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尽管余额宝为阿里巴巴打造出了好名声,让马云帝国看起来比银行还值得信赖,但这不意味着淘宝理财中的每一款产品你都可以随便买,因为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一旦和产品产生错配,导致的不良后果将超乎你的想象。

那么,在购买这类理财产品的同时,你更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都买了些什么。

在基金市场中,根据投资标的不同,风险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基金,而收益由低到高也是这个顺序。简言之,高收益肯定伴随着高风险,买这类产品之前一定先要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个客观评价,如果你是风险极度厌恶者,建议你就不要去碰与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挂钩的理财产品了。

股票基金是指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中国股市这些年来表现如何大家有目共睹,能否从这样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全看基金经理的水平。因此,如果你认为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足够高,可以尝试购买此类产品,但千万不要忘了在购买之前详细了解一下这只基金以及基金经理的以往业绩。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类型理财产品身上,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投资毕竟动用的是真金白银,下手前请务必谨慎。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对理财产品名字偷梁换柱的行为并不少见,将某只高风险基金或保险产品包装成拥有诱人收益率的“XX一号”,不过是商家在你给予的足够信任基础上,打出的营销噱头罢了。因此,保持一双慧眼,看清自己投的到底是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理财成功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每期贷款利率怎么算(详解贷款利率计算方法)
  • 中融信托融沛231号延期25个月对中融非常失望
  • 陕西城镇养老保险怎么认证_认证流程及所需材料
  • 广发携程信用卡积分怎么兑换机票,广发银行信用卡积分兑换机票
  • 多家国有大行下调个人存款利率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
  • 一个女生找你借钱是什么意思?教你分析借不借
  • 如何开通(香港银行账户)港户一卡通买美股买港股?
  • 重庆农商行什么时候上市的? 有哪些发展经历和荣誉?
  • 医院卧底29年 只为了再见自己的儿子
  • 当前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