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国家法定假日的工资标准

1、加班工资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对加班人员是一种尊重。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8小时。

例:春节长假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

2、加班工资适用范围

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此外,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作的,也要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3、带薪休假

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3)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4)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德州公积金贷款还款攻略(全面介绍还款方式及注意事项)
  • 太平保险车险怎么买划算_购买车险的技巧和窍门
  • 蚂蚁金服支付宝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港股互联网巨头集体下挫
  • 什么是rsi指标,rsi指标
  • 南通装修贷款申请攻略(从申请条件到审批流程全掌握)
  • 房屋拆迁最全补偿标准与计算公式 拆迁补偿房屋面积怎么计算
  • 供销社重出江湖释放什么信号?重启意味着什么?加盟怎么申请?
  • 招商银行个人信用贷款,招商银行个人信用贷款条件
  • 投资股票时要怎么做股票投资入门指南
  • 贷款抵押车怎么购买(全面介绍抵押车贷款购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