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收益率怎么算,年化收益率的计算方式
第87回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第88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年化收益率是指把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化收益率来计算的一种理论收益率,实际获得的收益计算公式为:本金*投资天数*年化收益率/365天,多用于理财产品收益计算。
本金*收益率*天数/365=收益如果一个理财产品是年化收益率是3%,存91天,本金是5w。计算就是:50000*91/365*3%=373.97元一般P2P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高,达到10%以上。
银行理财收益率一般为“预期年化收益率”。实际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365天*产品实际天数;也有净值型产品,净值型产品到期收益=赎回日净值*赎回份额*(1-赎回费【如有】)。您也可以关注“银行智能存款”产品,按照存款保险保障制度,50W以内100%赔付。度小满理财APP(原百度理财)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银行存款产品,如活期产品“三湘银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随时存取,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无交易日限制,无限额限制;如定期银行存款产品“振兴智慧存”,满期收益率在4.8%左右。具体您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下载链接”或者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du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计算方式定量的公式综述:投资人投入本金C于市场,经过时间T后其市值变为V,则该次投资中:1、收益为:P=V-C2、收益率为:K=P/C=(V-C)/C=V/C-13、年化收益率为:(1)Y=(1 K)^N-1=(1 K)^(D/T)-1 或(2)Y=(V/C)^N-1=(V/C)^(D/T)-1其中N=D/T表示投资人一年内重复投资的次数。D表示一年的有效投资时间,对银行存款、票据、债券等D=360日,对于股票、期货等市场D=250日,对于房地产和实业等D=365日。4、在连续多期投资的情况下,Y=(1 K)^N-1=(1 K)^(D/T)-1其中:K=∏(Ki 1)-1,T=∑Ti结论年化收益率如何计算呢?我们先来看简单的例子:一次性的投资。假设投资人在某一时刻投资了本金C于一个市场(比如股市),经过一段时间T后其市值变为V,则这段时间内投资人的收益(或亏损,如果Vlt;C的话)为P=V-C,其收益率(即绝对收益率,以下简称收益率)为K=P/C=(V-C)/C=V/C-1,而假设一年的所有有效投资时间为D,则投资人可在一年内重复投资的次数为N=D/T,那么该次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便可表示为:Y=(1 K)^N-1=(1 K)^(D/T)-1或Y=(V/C)^N-1=(V/C)^(D/T)-1。这里,一年的有效投资时间D是随不同市场而变动的。像银行存款、票据、债券等一般每年按360天(或很少情况下365天)计息,即D=360天。而股票、期货等公开交易市场,其有效投资时间便是一年的交易日数,扣除节假日后约为250日(每年52周,每周5个交易日,一年大约10天节假日:52×5-10=250)即D=250天。对于房地产、普通商业、实业等由于每天都可以买卖或开业,并不受节假日的影响,所以有效投资时间便是一年的自然日数,即D=365天。因闰年而导致的个别年份多一天等非常特殊的情况,由于其影响很小,自然可忽略不计。
年化收益率=月收益率×12。年化收益率就是指投资某个理财产品后,一年的收益率有多少,这个值一般理财产品都会提前告知。有了年化收益率就能快速地计算出年收益。年化收益率=(投资内收益/本金)/(投资天数/365)×100%;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实际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资天数/365年收益率,就是一笔投资一年实际收益的比率。而月收益率=年化收益率/12。扩展资料:要注意,一般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定期那样当天存款就当天计息,到期就返还本金及利息。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清算期等等。这期间的本金是不计算利息或只计算活期利息的,比如某款理财产品的认购期有5天,到期日到还本清算期之间又是5天,那么实际的资金占用就是10天。实际的资金年化收益率只有772.88*365/(101*10万)=2.79%,假设实际的资金年化收益率是y,那么可列出方程式10万*(91 10)*y/365=772.88,得出y=2.79%。绝对收益是772.88/10万=0.772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化收益率
基金收益如何计算?相信这是每个投资人首先想知道的。我们把基金在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定义为总回报,作为衡量基金以往表现的最基本方法。总回报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收入回报,即基金在一定时期内收到的分红和利息收入,例如股息、债券利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等;二是资本回报,反映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与债券价格涨跌的幅度。首先要了解基金的资产净值,这是计算总回报的基础。总回报表现为该时期单位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率。基金资产净值是在某一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代表了基金持有人的权益。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即每一基金单位代表的基金资产的净值。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其中,总资产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总负债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按照公允价格计算基金资产的过程就是基金的估值,这是计算单位基金资产净值的关键。由于基金所拥有的股票、债券等资产的市场价格是变动的,所以必须于每个交易日对单位基金资产净值重新计算。封闭式基金净值每周至少公告一次,开放式基金每个交易日都公告净值。估值方法十分重要。例如,基金所拥有的上市流通证券,比如某只股票,是按其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市价(平均价或收盘价)估值。按平均价估值,基金资产净值的变动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要小一些。目前,封闭式基金和少数开放式基金按平均价估值,大多数开放式基金按收盘价估值。最新颁布的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基金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号统一规定,封闭式基金按平均价估值,开放式基金按收盘价估值。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单位净值是其计价基础,即申购或赎回的价格取决于当日的基金单位净值(一般是次日公布),并加上或扣除相应的交易费用。封闭式基金由于发行规模有限,投资人对基金的需求与供给并不平衡,导致其交易价格高于或低于单位净值,称为溢价交易或折价交易。目前境内封闭式基金普遍处于折价交易状态,折价率约为20%。例如,某只开放式基金上年末的单位净值为1元,本年末的单位净值为1.05元,则该基金在本年度的总回报为5%,计算方法为(1.05-1)/1=5%。这一计算并没有考虑基金的分红情况和费用(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等)。由于费用因素比较复杂,本文仅对考虑基金分红的总回报作进一步分析。基金通常会把已经实现的收益向投资人进行分配。分红的基础为\quot;基金净收益\quot;,即基金的收入回报和通过卖出证券实现的资本回报,减去依法可以在基金收益中扣除的费用后的余额。按照目前有关规定,分红有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基资要有已实现的净收益,二是分红比例在一年中不得低于已实现净收益的90%。对于分红方式,投资人有两种选择,一是分配现金;二是再投资,即将分得的收益再投资于基金,并折算成相应数量的基金单位。分红后,单位基金资产净值会下降。假设分红前单位净值1.06元,单位分红金额0.05元,则分红后单位净值降至1.01元。考虑了分红因素后,我们再来计算总回报。总回报=(Ne÷Nb)×(1 D1÷N1)×(1 D2÷N2)×……×(1 Dn÷Nn)-1其中:Ne和Nb分别为期末和期初单位资产净值;D1、D2、Dn分别为第1次、第2次、第n次单位分红金额;N1、N2、Nn分别为第1次、第2次、第n次分红后单位净值。以前文所举例子,如果该基金在本年度进行了两次分红,第一次分红前的单位净值为1.06元,每基金单位分红0.05元,分红后单位净值1.01元;第二次分红前的单位净值为1.08元,每基金单位分红0.06元,分红后单位净值1.02元。总回报=(1.05÷1)×(1 0.05÷1.01)×(1 0.06÷1.02)-1=16.68%
衡量基金收益率最重要的指标是基金投资收益率,即基金证券投资实际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投资收益率的值越高,则基金证券的收益能力越强。如果基金证券的购买与赎回要缴纳手续费,则计算时应考虑手续费因素。计算公式收益=当日基金净值×基金份额×(1-赎回费)-申购金额 现金分红收益率=收益/申购金额×100%怎样计算基金收益率假设一投资者在一级市场上以每单位1.01元的价格认购了若干数量的基金。收益率是怎样计算的呢?对此这里分三种情况进行一下分析。由于所要计算的是投资于基金短期收益率,因此我们选用了当期收益率的指标。当期收益率R=(P-P0 D)/P0市价Pgt;初始购买价P0初始购买价格P0小于当期价格P,基金持有人的收益率R处于理想状态,R的大小取决于P与P0间的差价。假设投资者在99年1月4日购买兴华的初始价格P0为1.21元,当期价格P为1.40元,分红金额为0.022元,收益率R为17.2%;99年7月5日购买,初始价格P0为1.34元,则半年期的收益率4.47%,折合为年收益率则为8.9%;99年10月8日为1.33元(也是99年下半年的平均价格),那么其三个月的持有收益为5.26%,折合年率高达21%。当然这样折算只是为了和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做对比,这种方法并不科学。从以上示例可见,在基金当期市价大于基金初始购买价时,投资者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市价P=初始购买价P0由于市价与初始购买价相同,因此基金投资者的当期的投资收益为0。此时基金分红派现数量的多少并不能增加投资者的收益率。道理很简单,下面仍以基金兴华为例。假设投资者初始购买价为1.40元,目前的市价也为1.40元,并且在基金除息日前一天还是这一价格,基金每单位分红0.36元。如果投资者在除息日前一天卖掉了基金,显然他的收益率为0(不考虑机会成本)除息后基金的价格变为1.04分,虽然投资者得到了0.36元的现金分红,但他手中的基金只能够在市场上卖到1.04分(不考虑基金受到炒做从而使基金价格出现类似“填权”的行情),可见投资者的收益率并没有发生变化,仍为0。当然,如果基金在除息后出现类似于“填权”的价格上升,则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开始为正,并随着价格升幅的增大而增加。相反,如果基金价格下降,低于1.04分,则基金投资者就会出现亏损。市价Plt;初始购买价P0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为负。仍以基金兴华为例,假设投资者初始购买价为1.50元,目前的价格为1.40元。如果基金在除息日前价格不能回到1.50元或除息后价格不能升至1.14元,那么投资者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取得预期收益是投资者参与任何一项投资的根本动力,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买入基金后,基金组合能够带来多少投资收益是每个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收益率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简单净值收益率简单净值收益率是不考虑分红再投资影响的基金净值收益率,计算公式为:其中,NVAt表示基金的期初份额净值,NVAT表示基金的期末份额净值,D表示考察期内每份基金的分红金额。时间加权净值收益率时间加权收益率的假设前提是,在基金进行分红时,投资者不取出分红所得现金,而是把分红所得换成基金份额,立即进行再投资。分别计算分红前的分段收益率,时间加权收益率即可由分段收益率的连乘得到:根据时间加权净值收益率计算公式,上例中,假设该基金在除息前一日的份额净值为1.2元,那么就有:简单净值收益率由于没有考虑分红的时间价值,只能是一种基金收益率的近似计算,而时间加权净值收益率考虑了分红再投资,可以准确地反映基金经理的真实投资表现,能更准确地对基金的真实投资表现作出衡量。在不分红的情况下,简单净值收益率和时间加权收益率相等。年化收益率对于运作期限较长的基金,有时我们需要将其运作期间各阶段的收益率进行年化,以此考量基金的投资收益。年化收益率有简单年化收益率与精确年化收益率之分。我们用Ryear表示某基金的年化收益率, 表示第 个阶段基金的收益率,那么经过n个阶段后该基金的简单年化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精确年化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为了计算方便,我们这里以季度收益率为例,说明基金阶段收益率的年化过程。假设在一年中,某基金的各季度的收益率分别为5.35%、-2.99%、3.23%、5.56%,那么该基金的简单年化收益率为精确年化收益率为类似地,可以将周收益率、月收益率转换为年收益率。平均收益率另外,在对多期收益率的衡量与比较上,通常用平均收益率指标。平均收益率有两种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收益率与几何平均收益率。一般来说,算术平均收益率要大于几何平均收益率,每期的收益率差距越大,两种平均方法的差距越大。相对而言,几何平均收益率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基金表现的收益情况,因此,我们通常用几何平均收益率来衡量基金过去的收益情况,而算术平均收益则更多的用来估计未来的收益率。上述几种收益率作为选择基金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都是对基金绝对收益的衡量,均可用来计算基金在某个区间的投资业绩。但是,由于基金的收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计算区间、不同的基金种类等条件,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并且高收益的基金可能承担着较高的风险,因此比较各基金的收益情况时,不应单纯考察基金绝对收益的大小,还应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基金类型等因素。另外,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和基金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计算如图上所示,NAV0表示初期份额净值,NAV1...NAVn表示各期除息前一日的份额净值;D1,D2...Dn表示各期份额分红。
可以这样计算,但搞清楚是单利计算还是复利计算?
年收益率=[(投资内收益 / 本金)/ 投资天数] * 365 ×100%。即年化收益率=[(20000/350000)/14]*365×100%=148.98%。年化收益率是指投资期限为一年所获的收益率,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扩展资料:在投资本金变动的情况下,又如何来计算呢?开放式基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受客户的申购或赎回影响其投资资金量每天不断地发生变动。这时候虽然最终的净收益必然也等于每一次的净收益之和即P=∑Pi,投资时间等于连续每期投资的时间之和即T=∑Ti。但由于不断追加或减少投资本金,造成每一次的期末市值并不等于下一次的期初本金即Vi≠Ci 1。这种情况下,便有两种方法来计算年化收益率,第一种是几何平均的方法,即先计算连续每期的收益率Ki,再根据总的收益率K=∏(Ki 1)-1计算出总收益率K。再代入公式Y=(1 K)^N-1=(1 K)^(D/T)-1计算即可。在本金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这种办法可以做到公平而精确地考察和比较投资者的收益水平。而在本金变动幅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期初的本金C和总的净收益P代入公式Y=(V/C)^N-1=(V/C)^(D/T)-1计算即可,其实质是将其简化为没有本金变动的情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化收益率
应该是一道数学题
年化收益率计算方式为:年化收益率=(1 K)^N-1=(1 K)^(D/T)-1 ,其中N=D/T表示投资人一年内重复投资的次数。D表示一年的有效投资时间,对银行存款、票据、债券等D=360日,对于股票、期货等市场D=250日,对于房地产和实业等D=365日。举例:假设投资者甲投资1万元(C=1万元),经过一个月后市值增长为1.1万元(V=1.1万元),则其收益为P=V-C=0.1万元,即赚了1千元。那么其该次投资的收益率为K=P/C=10%,由于一年有12个月即一年可以重复进行12次(N=D/T=12)同样的投资,所以其年化收益率为Y=(1 K)^12-1=1.1^12-1≈213.84%。即一个月赚10%相当于一年变成2.1384倍,投资者甲反复如此投资的话,1万元本金一年后可以增值到31384元。反之,如果很不幸该投资人一个月亏掉了1千元,那么该次投资的净收益为P=-0.1万元,收益率为K=P/C=-10%,年化收益率为Y=(1 K)^12-1=0.9^12-1≈-71.76%。也就是说投资人每个月都亏10%的话,一年后将亏掉本金的71.76%,到年底其1万元本金便只剩2824元了。扩展资料: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注意事项:1,比如某银行卖的一款理财产品,号称91天的年化收益率为3.1%,那么你购买了10万元,实际上你能收到的利息是10万*3.1%*91/365=772.88元,绝对不是3100元。2,一般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定期那样当天存款就当天计息,到期就返还本金及利息。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清算期等等。这期间的本金是不计算利息或只计算活期利息的,3,对于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来说,认购期,清算期这样的时间也许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7天或一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来说,这个时间就有非常大的影响了。比如银行的7天理财产品,号称年化收益率是1.7%,但至少要占用8天资金,1.7%*7/8=1.48%,已经跟银行的7天通知存款差不多了,而银行通知存款,无论是方便程度还是稳定可靠程度,都要远高于一般有风险的理财产品。所以看年化收益率,绝对不是只看它声称的数字,而要看实际的收入数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化收益率
就和存钱是一样的 存成 定期 就ok了啊
一般来说是月收益率*12等于年收益率,如果想更加精确可以把月收益率平均到每天再*365
年化收益率=月收益率×12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例如日收益率是万分之一,则年化收益率是3.65﹪(平年是365天)。因为年化收益率是变动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计算方法一:定投收益率=收益/本金=(市值-本金)/本金该方法在计算时无需考虑定投次数、定投周期,只需简单的加和投入资金作为本金,把现有的(市值-本金)作为收益,计算出简单收益率。因此,被称为最简单、直观的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定投收益率就是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计算方法二:定投收益率=(基金净值-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在买卖股票和基金的时候,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买入价格。这是一次性买入策略的收益率。而定投分批买入,因此“买入价格”应该是“平均成本”,而“卖出价格”就是“卖出时候的基金净值”。计算方法三:参考了定投时间因素的年化收益率在定投中,能够止盈才是最终要的,更为合理的止盈是参考了定投时间因素的年化收益率。。一般而言,年化10%-15%是可以参考的指标。年化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在EXCEL表格输入函数:=POWER(1 定投收益率,1/已定投年份数)-1。注意:单利和复利都是计息的方式,单利就是利不生利,即本金固定,到期后一次性结算利息,而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复利其实就是利滚利,即把上一期的本金和利息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拓展资料收益率是指投资的回报率,一般以年度百分比表达,根据当时市场价格、面值、息票利率以及距离到期日时间计算。对公司而言,收益率指净利润占使用的平均资本的百分比。收益率研究的是收益率作为一项个人(以及家庭)和社会(政府公共支出)投资的收益率的大小,可以分为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主要关注的是前者。百度百科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是指把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化收益率来计算的一种理论收益率,实际获得的收益计算公式为:本金*投资天数*年化收益率/365天,多用于理财产品收益计算。单利计算公式为:(∑Ri/7)×365/10000份×100%复利计算公式为:(∑Ri/10000份)×365/7×100%式中,Ri为最近第i(i=1,2…..7)公历日的每万份收益。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清算期等等。这期间的本金是不计算利息或只计算活期利息的,比如某款理财产品的认购期有5天,到期日到还本清算期之间又是5天,那么你实际的资金占用就是10天。实际的资金年化收益率只有772.88*365/(101*10万)=2.79%,假设实际的资金年化收益率是y,那么可列出方程式10万*(91 10)*y/365=772.88,得出y=2.79%。扩展资料对于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来说,认购期,清算期这样的时间也许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7天或一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来说,这个时间就有非常大的影响了。比如银行的7天理财产品,号称年化收益率是1.7%,但至少要占用8天资金,1.7%*7/8=1.48%,已经跟银行的7天通知存款差不多了,而银行通知存款,无论是方便程度还是稳定可靠程度,都要远高于一般有风险的理财产品。所以看年化收益率,绝对不是只看它声称的数字,而要看实际的收入数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化收益率
综述:投资人投入本金C于市场,经过时间T后其市值变为V,则该次投资中:1、收益为:P=V-C2、收益率为:K=P/C=(V-C)/C=V/C-13、年化收益率为:(1)Y=(1 K)^N-1=(1 K)^(D/T)-1 或(2)Y=(V/C)^N-1=(V/C)^(D/T)-1其中N=D/T表示投资人一年内重复投资的次数。D表示一年的有效投资时间,对银行存款、票据、债券等D=360日,对于股票、期货等市场D=250日,对于房地产和实业等D=365日。4、在连续多期投资的情况下,Y=(1 K)^N-1=(1 K)^(D/T)-1其中:K=∏(Ki 1)-1,T=∑Ti 在“投资公理一:投资的目的——赚钱”中我们得出了三条结论:1、投资的目的是赚钱!2、赚赔的多少和快慢以年化收益率表示。3、投资成败的比较基准是:5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10-30年期长期国债收益率、当年通货膨胀率、当年大盘指数收益率。只有年化收益率超过这4个标准中的最高者才能算投资成功!年化收益率如何计算呢?我们先来看简单的例子:一次性的投资。假设投资人在某一时刻投资了本金C于一个市场(比如股市),经过一段时间T后其市值变为V,则这段时间内投资人的收益(或亏损,如果Vlt;C的话)为P=V-C,其收益率(即绝对收益率,以下简称收益率)为K=P/C=(V-C)/C=V/C-1,而假设一年的所有有效投资时间为D,则投资人可在一年内重复投资的次数为N=D/T,那么该次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便可表示为:Y=(1 K)^N-1=(1 K)^(D/T)-1或Y=(V/C)^N-1=(V/C)^(D/T)-1。这里,一年的有效投资时间D是随不同市场而变动的。像银行存款、票据、债券等一般每年按360天(或很少情况下365天)计息,即D=360天。而股票、期货等公开交易市场,其有效投资时间便是一年的交易日数,扣除节假日后约为250日(每年52周,每周5个交易日,一年大约10天节假日:52×5-10=250)即D=250天。对于房地产、普通商业、实业等由于每天都可以买卖或开业,并不受节假日的影响,所以有效投资时间便是一年的自然日数,即D=365天。因闰年而导致的个别年份多一天等非常特殊的情况,由于其影响很小,自然可忽略不计。 举例说吧,假设投资者甲投资1万元(C=1万元),经过一个月后市值增长为1.1万元(V=1.1万元),则其收益为P=V-C=0.1万元,即赚了1千元。那么其该次投资的收益率为K=P/C=10%,由于一年有12个月即一年可以重复进行12次(N=D/T=12)同样的投资,所以其年化收益率为Y=(1 K)^12-1=1.1^12-1≈213.84%。即一个月赚10%相当于一年变成2.1384倍,投资者甲反复如此投资的话,1万元本金一年后可以增值到31384元。反之,如果很不幸该投资人一个月亏掉了1千元,那么该次投资的净收益为P=-0.1万元,收益率为K=P/C=-10%,年化收益率为Y=(1 K)^12-1=0.9^12-1≈-71.76%。也就是说投资人每个月都亏10%的话,一年后将亏掉本金的71.76%,到年底其1万元本金便只剩2824元了。如果一天赚10%呢?比如说昨天收盘价买入的股票今天非常幸运赚了一个涨停板,那么其年化收益率有多高呢?这里很显然收益率K=10%,而一年内可重复投资的天数就是一年内的交易日数即N=250。故年化收益率为Y=(1 K)^N-1=1.1^250-1 ≈2.2293×10^10 ,即222.93亿倍!也就是说投资人每天赚一个涨停板的话,最初的1万元本金一年后就可增值为222.93万亿元!真是富可敌国了呀!!反之,若投资人不幸遭遇了一个跌停板,那么其收益率为K=-10%,年化收益率为Y=(1 K)^250-1=0.9^250-1≈3.636×10^(-12)-1 ≈-1=-100%。显然投资人的本金全部亏损完毕!再来看第二个例子,投资者乙做长线,28月赚了3.6倍,即最初投资的本金1万元两年零4个月后增值到4.6万元。这里该次投资的投资时间为T=28月,所以其每年可以重复投资的次数为N=D/T=12/28。其该次投资的收益率为K=360%,而年化收益率为Y=(1 K)^N-1=4.6^(12/28)-1≈92.33%,也就是接近于每年翻番。假如投资者乙第二次的长线投资是35个月亏损了68%,即最初投资的1万元本金2年另11个月后只剩下3200元。那么其本次投资的时间为T=35月,N=D/T=12/35,而收益率K=-68%,则年化收益率Y=(1 K)^N-1=0.32^(12/35)-1≈-32.34%,即接近于每年亏损1/3。再看一个超长期的投资者丙,假设他投资1万元买入的股票26年后增值了159倍至160万元。那么其该次投资中T=26年,N=D/T =1/26,收益率K=15900%,而年化收益率Y=(1 K)^N-1=160^(1/26)-1=21.55%,也就是说其投资水平与另一个一年赚21.55%的投资者相当。假设投资者丙最初买入的另一只股票18.3年后只剩下5%,即一万元本金亏损到只剩500元,那么该次投资中T=18.3年,N=D/T=1/18.3,收益率K=-95%,而年化收益率则为:Y=(1 K)^N-1=0.05^(1/18.3)-1≈-15.1%。即相当于每年亏损了本金的15.1%。最后再来看一个权证或期货等市场上每天可做多次T 0交易的投资者丁。假设该市场一天交易4小时,一年的有效交易时间为D=250日×4小时/天×60分钟/小时=60000分钟。假设他某天某时某刻投资1万元开仓,15分钟后平仓赚了108元。那么该次交易中T=15分钟,N=D/T=60000/15=4000,收益率K=108/10000=1.08%,则年化收益率为Y=(1 K)^N-1=1.0108^4000-1≈4.58×10^18!既相当于一年赚458亿亿倍!由此可知,交易时间越短的话,即使单次收益的绝对收益很小,但年化收益率都非常非常大,往往变成一个天文数字!而假如他另一次交易中37分钟1万元本金亏损了76元的话,则该次T=37分钟,N=D/T =60000/37≈1621.62,收益率K=-0.76%,故年化收益率为Y=(1 K)^N-1=0.9924^1621.62-1≈0-1=-100%。对于多次投资的情况又如何计算呢?其实是一样的。假设投资人用本金C开始,连续进行了n次投资,那么其第i次(i=1~n)投资的情况与上述的单次投资完全一样,具体可表示为:第i次投资的期初本金为Ci,期末市值为Vi,所耗时间为Ti,该次投资的净收益为Pi=Vi-Ci,其收益率为Ki=Pi/Ci=(Vi-Ci)/Ci=Vi/Ci-1。在没有追加或减少投资资金的情况下,显然每次投资的期末市值等于下一次投资的期初本金,即Vi=Ci 1。而第一次投资的本金为C1=C。全部n次投资完成后,其净收益P等于每次投资的收益总和即P=∑Pi,投资时间等于每次投资的时间总和即T=∑Ti,而投资收益K =∏(Ki 1)-1。然后将全部n次投资的结果看作一次投资,使用上面介绍的一次性投资的计算方法,即可简单地计算出该段时间全部n次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举例来说吧,假设投资人最初投资1万元本金,第1次3个月赚了50%,账户增值至1.5万元;紧接着第二次两个月亏损了40%账户缩水至0.9万元;然后马上第三次八个月赚了120%,账户增值至1.98万元。则总的来看,投资人最初的1万元经过13个月后增值至1.98万元,其净收益为P=0.98万元,收益率为K=98%,年化收益率为Y=(1 K)^N-1=1.98^(12/13)-1≈87.87%。请注意这里每一次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0.5万元,-0.6万元和1.08万元,其总收益即为三者之和0.98万元。与此同时,三次的收益率分别为50%,-40%和120%,其总的收益率为K=∏(Ki 1)-1=1.5×0.6×2.2-1=98%。也就是说在既不追加也不减少本金的情况下,将多次投资的总和全部看成一次投资来计算,其结果与单独计算每一次投资后再合成没有任何差别,当然相比之下前者就是非常简单的方法了!上述例子中,如果三次投资并不是连续的,中间有资金空闲的情况,比如说第一次卖出后空仓了3.7个月,期间收获税后利息18.62元,而第二次投资后在第三次投资前又空仓了2.5个月,期间收获税后利息7.55元,又该如何计算呢?!看起来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完全可以把两次空仓当作另两次存银行赚取活期利息的投资,这样一来,加上上述的3次投资,不就变成了连续的5次投资了吗?总的来说,不就是1万元本金经过19.2个月(13 3.7 2.5=19.2)后增值到19826.17元吗?这样收益率K=98.2617%,而年化收益率Y=(1 K)^N-1 =1.982617^(12/19.2)-1 ≈53.38%。其实即使中间没有利息,比如说将钱免息借给朋友一段时间再收回来,也都是一样的。总之,只要将一段考察时间内的总收益K和时间T带入公式Y=(1 K)^N-1=(1 K)^(D/T)-1即可。在投资本金变动的情况下,又如何来计算呢?开放式基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受客户的申购或赎回影响其投资资金量每天不断地发生变动。这时候虽然最终的净收益必然也等于每一次的净收益之和即P=∑Pi,投资时间等于连续每期投资的时间之和即T=∑Ti。但由于不断追加或减少投资本金,造成每一次的期末市值并不等于下一次的期初本金即Vi≠Ci 1。这种情况下,便有两种方法来计算年化收益率,第一种是几何平均的方法,即先计算连续每期的收益率Ki,再根据总的收益率K=∏(Ki 1)-1计算出总收益率K,再代入公式Y=(1 K)^N-1=(1 K)^(D/T)-1计算即可。在本金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这种办法可以做到公平而精确地考察和比较投资者的收益水平。而在本金变动幅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期初的本金C和总的净收益P代入公式Y=(V/C)^N-1=(V/C)^(D/T)-1计算即可,其实质是将其简化为没有本金变动的情况。
年化收益率是指把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化收益率来计算的一种理论收益率,实际获得的收益计算公式为:本金*投资天数*年化收益率/365天,多用于理财产品收益计算。比如某银行卖的一款理财产品,号称91天的年化收益率为3.1%,那么你购买了10万元,实际上你能收到的利息是10万*3.1%*91/365=772.88元,绝对不是3100元。另外还要注意,一般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定期那样当天存款就当天计息,到期就返还本金及利息。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清算期等等。这期间的本金是不计算利息或只计算活期利息的,比如某款理财产品的认购期有5天,到期日到还本清算期之间又是5天,那么你实际的资金占用就是10天。实际的资金年化收益率只有772.88*365/(101*10万)=2.79%,假设实际的资金年化收益率是y,那么可列出方程式10万*(91 10)*y/365=772.88,得出y=2.79%。绝对收益是772.88/10万=0.7728%。扩展资料:对于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来说,认购期,清算期这样的时间也许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7天或一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来说,这个时间就有非常大的影响了。比如银行的7天理财产品,号称年化收益率是1.7%,但至少要占用8天资金,1.7%*7/8=1.48%,已经跟银行的7天通知存款差不多了,而银行通知存款,无论是方便程度还是稳定可靠程度,都要远高于一般有风险的理财产品。所以看年化收益率,绝对不是只看它声称的数字,而要看实际的收入数字。在不同的收益结转方式下,七日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也应有所不同。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存在两种收益结转方式,一是日日分红,按月结转,相当于日日单利,月月复利;另外一种是日日分红,按日结转相当于日日复利,其中单利计算公式为:(∑Ri/7)×365/10000份×100%,复利计算公式为:(∏(1 Ri/10000份)-1)^(365/7)×100%,其中,Ri 为最近第i 公历日(i=1,2……7)的每万份收益,基金七日年收益率采取四舍五入方式保留小数点后三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化收益率
恩,没错,所以绝对收益是不可预测的,只能知道按照给你的年收益计算出10年之后你的利息,就是150%,利息为150万,本金100万。你可以参考当前的CPI计算10年后的绝对收益。
年收益率=[(投资天收益 / 本金)/ 投资天数] * 365 ×100%
在计算基金收益时,我们要注意所申购基金的申购费率、申购时的净值、赎回费率以及赎回时的净值。只有弄清楚这几个变量,才能计算出我们申购的基金是盈利还是亏损。详细计算公式需参考视频内容。